首页 > 聚焦 > 正文

医药公司遭遇IPO寒冬:募资规模大幅缩水,全年75家上市,过半破发

2023-01-01 07:41:39   来源:  

(原标题:医药公司遭遇IPO寒冬:募资规模大幅缩水,全年75家上市,过半破发)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本文来源:时代财经 作者:李傲华

图片来源:图虫创意

在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,港交所迎来了今年最后2家医疗上市公司。

12月30日,博安生物-B(06955.HK)和康沣生物-B(06922.HK)正式登陆港股,前者拆分自绿叶制药,是一家全面综合性生物制药公司,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肿瘤、代谢、自身免疫及眼科等;后者则是专注于微创介入冷冻治疗领域的医疗器械公司,高瓴资本是其最大的机构投资者。

即使背靠知名的制药集团和资本,博安生物和康沣生物也未为2022年的医药行业资本市场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。截至12月30日收盘,博安生物报收19.80港元/股,与发行价持平;康沣生物则报收17.66港元/股,下跌6.56%,上市首日便跌破发行价。

从2021年下半年起,医药投资市场步入寒冬。虽然2022年下半年医药行业几度历经波动,行业整体有所回暖,但博安生物和康沣生物在二级市场的遇冷也再次表明,医药投资市场的寒冬还未完全过去。

“破发潮”席卷,过半新股跌破发行价

寒气传导到了医药行业的方方面面。

时代财经根据Wind数据统计,2022年以来,A股和港股合计有75家医药企业上市,较2021年减少超过20%。从募资规模看,港股和A股2021年医药IPO的总募资规模分别达到789亿港元和893亿元,凯莱英(06821.HK)和百济神州(688235.SH)分别摘得港股和A股2021年医药行业最大规模IPO的桂冠,首发募集总额分别达到76亿港元和221亿元。

2022年医药行业募资规模大幅“缩水”,联影医疗(688271.SH)首发募集资金109亿元,是今年A股市场募资规模最大的医疗IPO,也是今年唯一一家募资规模超百亿的医疗企业。2022年A股医药行业IPO总募资规模为783亿元,而港股的募资规模更是直接下跌至93亿港元,其年内最大的医疗IPO为云康集团(02325.HK),首发募资总额仅有11.54亿港元。

医疗新股们上市之后的股价表现也并不如人意,破发潮席卷了医疗板块。时代财经统计显示,12月30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的医疗新股共有36只,这意味着2022年上市的医疗企业中有超过一半破发。其中,截至2022年12月30日,迈威生物(688062.SH)较发行价下跌超过58%,是A股破发幅度最大的医疗新股;港股方面,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公司润迈德(02297.HK)发行价6.24港元/股,12月30日的收盘价为1.55港元/股,破发幅度超过75%。

医药一级投融资市场的日子同样难捱。据医药魔方报道数据,2022创新药一级市场融资额为393亿元,同比下降36%。从2022年7月~12月来看,在疫情缓解的大背景下,投融资额度和数量实际上依旧是下行趋势,未呈现众望所归的小阳春。从总体创新药投资案件来看,明显发现在过去两年极度活跃的晚期投资人出手断崖式减少,总体投资战线前移,主要是集中在A轮左右标的。

年末吹响反攻号角,医疗行业明年有望复苏

但幸运的是,2022年下半年医药行业出现了复苏迹象。

2022年9月,国家卫健委下发《国家卫健委开展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的通知》,拟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。按照要求,在2022年12月31日前签订贷款协议且支付设备采购首批贷款(不低于总货值的20%)的贷款主体可自主向贷款金融机构申请贴息贷款。消息甫一发出,医疗行业随即沸腾,医疗板块也拉开了反弹的序幕。

2022年的最后一个月,《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》(“新十条”)落地,新冠疫情防控迎来重大转折,这为防疫概念股注入了“强心针”,新冠口服药、抗原检测、医疗设备等相关也迎来大涨。

时代财经根据Wind数据统计,近3个月来,A股市场有22家医疗上市企业的股价涨幅超过50%,其中区间涨幅最高的为北交所的中科美菱(835892.BJ),涨幅超过190%,其次为众生药业(002317.SZ)和亨迪药业(301211.SZ),区间涨幅分别超过112%和107%。

众生药业和亨迪药业的暴涨与近期“一药难求”的布洛芬有关。众生药业是国内布洛芬制剂生产厂商之一,其研发的口服新冠药物3CL蛋白酶抑制剂RAY1216目前正在开展III期临床研究。亨迪药业则是布洛芬原料药的主要生产企业之一,另一布洛芬原料药生产企业新华制药区间涨幅也达到83.87%。

与A股相比,港股医药板块的反弹显得更加激烈。据统计,近3个月内,区间涨幅超过50%的港股医药企业达到42家,其中有9家企业区间涨幅超过100%,云顶新耀(01952.HK)区间涨幅达到134.55%,是港股医药板块近3个月涨幅最高的医药企业。云顶新耀方面表示,基于mRNA技术平台,公司进一步研发出了针对奥密克戎的二价新冠候选疫苗,计划于2023年在中国启动临床试验。

美国匹兹堡大学药理学博士、康奈尔大学博士后谭亚娣对时代财经表示:“2022年不仅是医药行业的寒冬,对很多行业来说都是寒冬。2023年应该明确,医疗行业会有很大的复苏。”

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则表示,疫情三年,整体经济环境遭遇挑战,医药行业在经济、产业、资本等叠加而成的寒冬周期中受到一定的影响,但对医药行业更多的是积极影响,近三年来国内的创新药、创新器械的获批数量都在持续增长。

据新京报统计,今年以来我国共有50款创新药获批上市,虽然这个数字与2021年的82款相比有较大差距,但与2018年(53款)、2019年(54款)及2020年(49款)基本持平。医疗器械方面,2021年6月1日起,新版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》正式施行,其中强调将医疗器械创新纳入发展重点,对创新医疗器械予以优先审评审批,支持创新医疗器械临床推广和使用,推动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。自此以后,创新医疗器械的审批速度大大加快。据央视新闻报道,截至7月18日,2022年我国获批的创新医疗器械达到166个,而2020年和2021年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数量分别为26个和35个。

“相对于疫情前两年掀起的医药投资热潮,2022年医药投资回归理性,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经济环境下,社会各方的投资意愿也更加谨慎,导致医药行业深受影响。当前我国医药创新研发总体上保持良性、稳健发展。随着疫情的放开,社会经济进入上升周期,2023年医药行业也将进一步回暖。”邓之东表示。

关键词: 医药公司

推荐内容

Copyright 人人采矿网版权所有
网站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36
邮箱:8557298@qq.com